首页 联络动态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入口 工作纪实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纪实
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巧用微信化解跨国纠纷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0日  点击数:163

被告远在莫桑比克,照样能“跨越”印度洋“面对面”接受调解员的调解。近日,南谯区人民法院商会调解工作室利过手机微信搭建调解桥梁,成功将相隔万里的当事人促成和解协议。

2018年11月,原告鲍某与被告戴某签订“购车协议”,约定被告戴某将其所有的“福特”牌皮卡车卖给原告。原告按照约定向被告妻子严某银行账户转账支付了8万元。协议签订后双方于2018年12月协商一致终止了该协议。被告戴某向鲍某承诺在一个星期内将4万余元购车款退还,但一直拖延未付,无奈鲍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接手案件后,商会调解员得知被告戴某和妻子正远在莫桑比克打工,无法回国。跨国又跨时空,一时间,调解工作难有进展。为了给当事人提供便利,调解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主动与他们互加微信好友,寻找合适时间每天与戴某进行“谈话”。语音、文字、视频,梳理案件事实,归纳双方争议焦点,分析法律规定。经过两个月多的努力,原被告“隔空”对话协商终于有了结果。被告戴某一次支付鲍某2万元,余款2万余元承诺2019年10月前一次性支付完毕。至此,这场跨越国境的纠纷终得以圆满解决。

案件虽小,微信的应用却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让法律在秉持公正的同时,也让当事人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南谯法院也将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全方位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中国法院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每日更新
  • |
  • 访问统计
  • |
  • 网站地图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472号
  • 邮编:230011
  • 电话:0551-65569999
  •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874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