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
“法警,带被告人高某到庭。”
11月22日下午,南谯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忠敏一行走进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增强法治观念 提升法律本领”为主题,通过“庭审直播+现场普法”的形式,为三百余名学生代表送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当天本院刑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现场学生线上同步观摩庭审直播全过程,“直击”庭审第一现场。案件被告人高某寒假时经同学被告人丁某介绍,明知他人转移的资金系犯罪所得,仍伙同被告人赵某等人组织多人提供银行账户,按照上游犯罪分子指令,通过多次取现等方式协助转移犯罪所得资金19万余元。
在法官的主持下,法庭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整个庭审过程庄严肃穆、规范流畅、秩序井然,观摩旁听学生认真观看、仔细倾听、表情凝重,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下游犯罪之一,从司法实践看,已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一类重要‘帮凶’。预防掩隐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司法机关依法打击、惩治犯罪的同时,需要全社会参与综合治理,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群体,诈骗分子利用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防骗意识薄弱的特点,以‘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免费抽奖和领红包’、‘帮助解除手机游戏时间限制’等为由实施诈骗,甚至有些学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都不自知。通过庭审进校园活动,广泛宣传电信诈骗犯罪的危害性,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抵制诱惑,把握底线,远离犯罪。”庭审结束后,王忠敏副院长现场说法,教育引导学生们远离电信诈骗犯罪。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法治进校园活动,受益匪浅。”
“这次现场庭审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始终坚守底线,做到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这次在庭审现场旁听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审理,作为一名学生,我今后会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增强自身防诈骗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旁听学生们纷纷表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庭审现场,感到十分震撼,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近距离体会到法律的威严,深刻感受知法、守法的重要意义。今后会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共同构筑防范诈骗的校园防线。此次“庭审进校园”活动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课后,法院干警们还为同学们发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和防电诈手册等宣传手册300余份。
南谯区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加大校园普法力度,有效提升在校学生的法治意识。接下来,南谯区法院将常态化开展“庭审进校园”“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等活动,强化以案说法警示教育,通过更多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方式,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法治力量护航青春助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