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络动态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入口 工作纪实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活动报道
出租房内造假证 非法获利被判刑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0日  点击数:224

想发财走捷径,利用微信帮人办假证,没想到用这种非法手段赚来的钱并不可靠,竟将自己送进了监狱。近日,南谯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案,被告人张某等三人因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1000元不等。

经审理查明: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被告人张某为获取非法利益,购买制作假证的材料,伙同被告人赵某、李某在租住房内伪造证件、印章。张某和李某通过微信联系购买假证人员,并按150元至8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假证。双方谈好价格后,购买假证人员通过微信将个人信息发给俩人,张某与赵某负责制作假证,收款后将制作的假证通过快递邮寄给对方。

2020年7月,经群众举报,警方查获了这个假证团伙,在其住所处现场查获各类印章5000余枚、空白证书5000余本、制作假证设备、各类耗材和手机等物品。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赵某、李某以牟利为目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和事业单位印章等,其行为已构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承认指控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依法可以酌定从轻处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法院遂作出如上判决。

法官提醒,我国刑法规定,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等行为,均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广大群众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使用伪造、假冒的证件,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中国法院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每日更新
  • |
  • 访问统计
  • |
  • 网站地图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472号
  • 邮编:230011
  • 电话:0551-65569999
  •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874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