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迈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化对法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大力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的建设,才能更好的造福于广大群众。2017年8月,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初步完成“智慧法院”建设的准备工作,9月初,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全面启用,初步实现了电子卷宗在诉讼服务、案件办理等各方面业务应用的自动化、智能化。
“自从启用了电子卷宗扫描随案生成系统,我们的立案效率至少快了一倍以上”南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在没有启用该系统以前,法院的立案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将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手工录入至电脑系统中。但现在在立案阶段,当事人只需将材料交由诉讼服务中心进行集中扫描,就可以即时生成电子卷宗,立案人员通过二维码实现关联,自动回填立案信息。对比手工录入方式,立案时间能够节约50%以上。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的核心,是“随案同步”,这就要求在案件收案立案、审判执行、结案归档等各个流程阶段,及时对纸质卷宗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与纸质卷宗一致的电子卷宗。自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中旬,南谯法院共扫描装卷1732件电子卷宗,共计36401页。
通过诉讼服务中心的自助查询设备,当事人可以直接在系统查询案件进度,因为卷宗是同步录入的,所以案件进展到了哪一步,一目了然,大大促进了司法公开。对构建开放,动态,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左看(电子卷宗)右写(文书)的双屏模式能够智能利用已随案生成的电子卷宗、查找相似案例、相关法律、文书模板等自动生成裁判文书初稿。法官撰写文书时,利用宽屏显示器,分屏显示卷宗和文书,通过双层PDF技术,对卷宗文字直接进行剪切复制,左看右写,撰写速度大大提升。
除此以外,电子卷宗也方便了办案法官查找案件。“以前办案,想根据关键词找一个类似案例,要去档案室翻半天才能找到,自从有了电子卷宗,直接在电脑上搜索关键词,分分钟就能找到想要的案例。”南谯法院的办案法官们对电子卷宗带来的便捷赞不绝口。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是推进“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服务法官办案和提升司法质效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司法公开和提升司法公信的迫切需要。南谯法院今后将继续完善此项工作的应用,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