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黑色的胶鞋连带着裤腿沾满泥土,衣服上浸湿了一大片,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58岁的大墅镇人大代表、新兴村包村领导陈继权就这样站在铲车上,望着被洪水淹没的水泥小路,眼里满是担忧。歇了一会,他把脸往袖口上蹭了一把汗,又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
由于新兴村朱刘、小王等村民组被洪水淹了大半,新兴村成为大墅镇汛情最严峻、防汛压力最大的村。作为新兴村的包村领导,陈继权这些天几乎都没合上眼睡上一顿觉,吃上一顿好饭。白天,他与其他抗洪抢险队员一起,挨家挨户核查被淹住户、转移群众,晚上巡察值班、查看汛情。为把防汛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陈继权和村干部一起制定了详细的防汛转移安置预案。他又从防汛队员里挑选出精干力量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工作,连夜将群众转移到新兴小学和章辉中学两个临时安置点。
在防汛抢险时,陈继权印象最深的就是部分群众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撤离。在小王组的王庭圣家中,他多次入户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耐心说服,才将王庭圣一家转移到新兴小学临时安置点。当晚在暴雨的侵袭下,王庭圣家被洪水淹没,他才理解陈继权的苦口婆心,并当面致谢。“要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不能让你们冒一点风险,你们一人不落我才安心!”陈继权这样回应道。
在救助汤南、汤北受灾群众时,水位线已高达胸部,还有14人被困,陈继权心急如焚,立刻带领救援队涉水进入农户家转移受灾群众。此时他已经一天一夜都没合眼了。尽管身边的人都劝他保重身体,多休息,他始终放心不下,“我是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我得上!要一户不落的转移到安全地带才行!”这股倔劲支撑着他,像一个“安全钉”一样始终驻扎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为筑牢汛期纪律防线,陈继权这几天不分昼夜对几个灾情比较严重的村组防守值班、巡查情况、转移群众、排除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指挥抢险过程中,陈继权既是上下联络员,又是现场指挥员、战斗员、督查员,他经验老到,联系车辆、布置任务、指挥搬运,有条不紊。漆黑的夜晚、及腰的水深,他步步前行,在抓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与时间比速度。虽然不再年轻,陈继权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比年轻小伙差。
在陈继权的带领下,新兴村从上到下,团结一心,从网格员镇村干部到救援队志愿者,所有党员和广大群众,都做到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截至7月20号转移受灾群众310户,共520人,无一人因汛情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