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洛河法庭马庭长通过与上窑镇红光村民委员会和上窑镇红光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动,巧妙地化解了一起邻里纠纷,让积怨了三年之久的邻里终于握手言和。
红光村的大王和小王是邻居关系,两家房屋相邻,中间有一条废弃公巷,多年来一直和睦共处。2018年,小王在自家院外侧搭建一间旱厕,大王认为小王家的厕所有一部分搭建在公巷上,并紧挨着自家后墙,导致通风、采光、卫生均受影响,尤其是旱厕旁边的化粪池,不仅严重影响了大王家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家人到宅前屋后的正常通行,矛盾从开始累积。大王找到小王要求改建厕所及化粪池,双方多次协商无果,最终闹上法庭。
案件受理后,马庭长本着化解纠纷促和谐的思想,多次前往红光村,先和村干部进行沟通,详细了解两家的矛盾根源,并现场查看,理清纠纷。为了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不产生抵触,马庭长和村干部以单独谈话的形式逐个邀请原、被告到村委会表明诉求。经过法院、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三家联动,从法、情、理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大王做出让步,仅让小王改建化粪池位置。小王也认识到了自建旱厕和化粪池给邻居带来了困扰,并采纳了法庭给出的改建化粪池的位置的灵活方案,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表示今后还是好邻居。
一场由厕所引发的邻里矛盾,在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巧妙的办案方式下,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