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络动态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入口 工作纪实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纪实
淮南大通法院:强化执源治理,破解执行难题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31日  点击数:153

     近年来,大通法院积极开展执源治理工作,探索多方位执行联动,持续优化执行质效,努力破解执行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1-9月,该院生效案件自动履行率为67.04%,位居全省第6;受理首次执行案件618件,较2021年同期的787件减少169件,降幅为21.47%。


     一是前端把控,奠定执行良好基础。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在各类案件的立案、审理环节,善意提醒、及时引导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影响执行实效。在涉黑恶案件审理中,提前摸清被告人财产情况,开辟涉黑恶案件执行“绿色通道”,强化快速立案、快速执行、快速结案,提升执行效率。

     二是判后追踪,解决审执分离难题。坚持“谁主审、谁督促”的原则,把生效案件自动履行率作为考核审判法官的一个参数,解决审判与执行各自为政问题。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在送达裁判文书时,向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释法明理,告知其不主动履行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对未能按期履行的当事人,由承办法官负责督促其及时履行。


     三是执前梳理,缓解执行案件压力。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执行立案专门窗口,执行局派员协助、提前介入执行立案工作。设置“确认联系方式”“确定送达地址”“沟通履行意愿”三个环节,对被申请人联系方式及送达地址无误且有主动履行意向的案件,在征得申请人同意后,给予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缓冲期”。

     四是完善机制,构建多方联动格局。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在人大代表、党代表选举以及村支两委侯选人失信把关,使“信用惩戒”内容更加具体化、实施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显实质化。建立公安机关协助法院查控被执行人机制,协助临控被执行人845人次,到位65人。在淮南市率先与人保财险淮南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执行+保险”工作机制,发放保险救助资金13.2万元。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中国法院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每日更新
  • |
  • 访问统计
  • |
  • 网站地图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472号
  • 邮编:230011
  • 电话:0551-65569999
  •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874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