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代表委员联络平台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首页 联络动态 工作纪实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入口 地方联络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风采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风采
全国人大代表胡启生:铜陵加快打造皖中南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  点击数:625

      铜陵,乃八宝之地鱼米之乡,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誉。近年来,铜陵锐意改革创新,奋力开拓进取,谱写着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的时代画卷。

铜陵发展,全国瞩目,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工作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总评成绩全国第一。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在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发布的《幸福中国白皮书》中,铜陵排名全国幸福城市第三位。

铜陵是如何取得这些优异成绩的?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北京,对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市长胡启生进行了专访。

  为长江江豚保护提建议

  记者:胡市长您好,今年您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有什么样的感受?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建议?

  胡启生:能够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是组织和人民的厚爱,更是人生难得的际遇。作为基层代表、铜陵市市长,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推动铜陵更好发展,是我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今年,我共带来了四份建议,主要涉及加大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力度、支持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发展、支持国家老工业城市沿江化工集聚区搬迁整治、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领域。

  201311月,铜陵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我希望国家继续支持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发展,让铜陵的继续探索,为全国其他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示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目前只有1000头左右。为加强长江江豚的保护管理,长江中下游先后建立了9个豚类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个、市级2个。保护区的建立,在保护长江江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建设管理等仍需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以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建议加快制定专门管理规章,优化和整合相关财政资金等等,关注长江江豚生态环境,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

  高位推动打造平安铜陵

  记者:铜陵连续16年获评全省综治先进市,为全省唯一;连续四届荣获全国综治优秀市,两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请问平安铜陵是如何炼成的?

  胡启生:铜陵坚持高位推动,努力实现长治久安。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被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等予以统筹推进。

  坚持科技推动,强力建设智慧综治。实现了与全国低保系统、民政核对系统、住建系统的互联互通,并建成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市、县(区)两级建成了综治视联网,为加快建设城市智慧大脑提供了经验、开拓了路径。

  坚持典型推动,绣花功夫提升档次。探索建立了行业解调、个性调解、警民联调、诉调对接相融合的矛盾纠纷防激化工作机制,全市年均化解矛盾纠纷70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铜陵蓝蹿红朋友圈

  记者:去年铜陵蓝是市民朋友圈热议话题。铜陵也成为全国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和重点领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4个城市之一,受到国务院表扬。请问铜陵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胡启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最靓丽的名片,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铜陵市全力打好生态环保五大战役,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一是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二是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率先在全省建立实行四级河长制。三是着力打好净土持久战;四是着力打好生态守护战;五是着力打好突出环境问题歼灭战,在全省率先常态化开展零点执法行动等。

  2017年,铜陵空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013年分别下降57.8%11.1%。主要水体水质保持良好,三个国控、四个省控江河湖泊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达35.9%,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持久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开启产业转型升级新征程

  记者:铜陵以铜立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创造出了中国铜工业多项第一。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铜陵如何转型发展,开启产业转型升级新征程?

  胡启生:铜陵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为主线,突出五个坚持,比如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强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坚持创新融资模式,打造资本市场铜陵板块;坚持推进园区升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载体等。

  去年铜陵转型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全市铜材加工量突破200万吨,是五年前的3.2倍;非铜产业保持强劲增长,产值达135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产业转型取得新突破,为城市转型发展夯实基础,加快打造皖中南中心城市。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中国法院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每日更新
  • |
  • 访问统计
  • |
  • 网站地图
  • 地址:安徽省合肥是长江西路472号
  • 邮编:230011
  • 电话:0551-12368
  •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874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