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代表委员联络平台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首页 联络动态 工作纪实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入口 地方联络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专栏 >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风采 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风采
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市长胡启生:建议支持铜陵市试点“无废城市”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  点击数:354

   从“醒来,铜陵”到“转型,铜陵”,铜陵作为一座改革创新、精致大气的活力城市,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铜陵样板。昨天,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市长胡启生在接受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建议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并将铜陵市作为代表城市参加试点。同时,他还建议遴选铜陵等老工业城市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

  建议支持铜陵市试点“无废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胡启生介绍说,自“无废城市”概念提出以来,铜陵等资源型城市积极研究对接,强力夯实底层,固废综合开发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转运处置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已具备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良好条件。

  “以铜陵为例,作为火车拉出来的工矿城市,在长期的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废。”胡启生介绍说,铜陵全市年产尾矿、磷石膏、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等一般工业固废1855万吨,年产废酸、冶炼废物、精馏残渣等工业危废18万吨,固废处置利用面临巨大压力。

  铜陵市出台了涉及工业固废源头管控、综合利用、网格化监管及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垃圾处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同时,持续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建立危废产生和经营单位“一企一档”,从申报登记、管理台账、贮存处置等方面全方位规范企业危废管理。胡启生建议,按照兼顾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产业结构和固废产生量的原则,确定“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将铜陵市作为中部资源型城市代表参加“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建议遴选铜陵试点“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的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铜陵积极开展在云平台下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实践,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合作探索建设了“工业大脑”“城市超脑”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

  胡启生表示,铜陵市目前已具备了在城市或国家级开发园区(高新区)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的良好条件。由此,他也在两会上建议支持老工业城市率先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由于传统工业企业对数字化赋能需求迫切,建议遴选铜陵等老工业城市开展试点。”胡启生说。包括铜陵市在内,老工业城市亟待数字化赋能推动产业转型,传统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需求迫切,而目前城市(园区)“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基础已初步具备。铜陵市与阿里巴巴合作探索实施首个城市级“工业大脑”项目,该市多家上市企业与阿里云公司签订协议,实施首批“工业大脑”试点示范项目。2019年2月份,阿里旗下的安徽长江工业大数据科技股份公司落户,立足铜陵,覆盖安徽,辐射长三角,着力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高地。

  胡启生建议开展老工业城市(园区)“工业互联网”试点市建设,遴选铜陵等老工业城市开展试点,尤其是在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先行试点,通过云端网形成一个有机的数据流循环体系,消除阻碍数据流动的一切隔阂,建立城市(园区)的工业数据循环体系,为老工业城市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做示范。同时,实施城市(园区)“工业互联网”试点顶层设计,并加大城市(园区)工业互联网领域资金投入力度。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中国法院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每日更新
  • |
  • 访问统计
  • |
  • 网站地图
  • 地址:安徽省合肥是长江西路472号
  • 邮编:230011
  • 电话:0551-12368
  •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1020874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