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滁州)话两高工作
文明滁州 1周前
全国两会代表之声
3月9日,安徽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两高”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时代特色、人民意愿、法治要求,是一篇高质量的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
中共滁州市委副书记、滁州市市长
许继伟代表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中有专门篇章阐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
80后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印象最深的是纲要草案中提到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这位年轻的代表对农村问题有着深刻认识,她的建议也主要聚焦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王萌萌代表建议检察机关继续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针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等在农村地区高发的刑事案件以案释法,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
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王萌萌
给孩子们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关注未成年人保护议题,对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出了有益建议。
2020年,一起医务人员基于强制报告制度果断报案的监护侵害典型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昏迷的3岁女童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医生发现其可能遭受家庭暴力,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对女童父亲判处刑罚。
据了解,最高检先后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相关机制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
“希望检察机关扩大法治副校长在乡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学校的覆盖面,更有效预防和减少侵害乡村学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建银建议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法治副校长”“法治进校园”两项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省滁州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陈建银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向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则,包括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的强制报告制度、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等。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针对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各种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络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规定。还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细化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加强政府保护力度。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内容包括:调整刑事责任年龄、开展偏常行为分级干预矫治、完善专门教育体系等,对社会强烈关注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作出回应,推动破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置难”问题。
此次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的前提下,12周岁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调整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严厉制裁社会危害严重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既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对那些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孩子,修订后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专门矫治教育的专门场所实行闭环管理,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未成年人的矫治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孩子”,家长管不了、学校无力管,该如何矫治?根据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将其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
来源:综合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