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4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以身边反面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安徽法院普法宣传工作的关心关注。对您的建议,我院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对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院审判执行全过程。2021年,全省法院举办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111场,参与人员27万人次。一是注重发挥反面典型案件的警示作用,宪法宣传周期间,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推出《大法官开庭》第七季之《正义的守护》,以全景记录方式对熊伟故意杀人上诉案进行报道,取得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二是着力推进以案释法,合肥法院审理的“阻挠住宅加装电梯施工案”获选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在央视纪录片《民法典进行时》播出。三是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六安法院打造“背包法庭”,铜陵中院开展“铜娃学法——模拟法庭进小学”系列活动,各地法院通过制作漫画作品、动画短片、微视频、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推动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和最高法院的部署要求,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细化普法内容,压实普法责任,努力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高素质普法宣传队伍。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和难题,充分发挥好法治宣传部门职能作用,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加强全省法院普法队伍建设,强化对普法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扩充基层普法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作用,深入学校、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队伍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立足群众需求,分层分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根据农村居民、企业职工、未成年人等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常态化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健全与各地普法办、教育部门的合作机制,统筹开展百场公众开放日、百堂法治公开课、百场新闻发布会、百名法治宣讲团、百份司法建议书、百位院长进校园“六个一百”活动,为促进校园平安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定期向社会发布防治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反有组织犯罪等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公众以法治思维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推进司法公开,在审判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坚持将普法融入司法审判和执行过程,加强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强化判前释明、判后答疑、以案释法,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案件审理、解决矛盾纠纷中学习法律知识。充分利用办案的各个环节,通过公开开庭、巡回审判、庭审直播、生效法律文书上网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宣讲法律,明晰法理。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参观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络,争取广泛理解与支持。
(四)拓宽传播渠道,提升普法宣传实效性。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借助主流媒体资源和法院新媒体矩阵力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资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使安徽法院法治宣传教育更加鲜活、更接地气。继续发挥宣传刊物的普法影响力,认真编写《安徽审判》,制作“两会”宣传特刊,编印各类宣传手册,赠送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面展示安徽法院工作亮点,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成效。
再次感谢您对人民法院工作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法院工作批评监督!
2022年5月24日